涨知识|肩负中国穿梭外交重任的“特使”和“特代”们

涨知识|肩负中国穿梭外交重任的“特使”和“特代”们

否认曾经 2025-02-08 财经报 13 次浏览 0个评论
涨知识|肩负中国穿梭外交重任的“特使”和“特代”们

卢沙野

近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证实,中国政府已经任命原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担任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将协助协调处理涉欧事务,并根据需要同欧洲国家及欧盟机构开展磋商交流等工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特别代表”和“特使”出现在国际舞台。

与常驻某国或某国际组织的大使不同,特使或特别代表专职负责某项工作,没有在外的常驻地,但其需要协调的范围又极其广泛,穿梭世界各地,与众多利益相关方展开斡旋、沟通对话。

此前,也有公开报道显示,这些特使的前缀不尽相同,代表不同的受权来源。有的冠以“中国政府”,如“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有的则以“外交部”名义,如“外交部非洲之角事务特使”“外交部亚洲事务特使 ”“外交部二十国集团事务特使”。通常来说,前者的涉及范围更广,所处理的问题具有更大的国际影响力;后者的功能相对更加集中聚焦。

负责地区热点问题

2002年9月,在巴以冲突升级之际,中国政府首次派出资深外交官王世杰担任中东问题特使,积极推动中东和谈进程。这也是中国政府任命最早的常设外交事务特使。自此,中国“特使”“特别代表”在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的积极作用越发受到世界瞩目。

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

过去一年里,中国始终积极斡旋中东局势。为止战促和,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多次前往中东地区展开穿梭外交。同时,还积极推动中东国家改善关系与加强合作。

在加沙停火协议达成后第二天,据外交部网站消息,翟隽1月16日至18日先后访问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就中以、中巴双边关系和加沙停火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随后,1月19日至21日,翟隽又访问阿联酋,分别会见阿内阁成员、国际合作事务国务部长莉姆和国务部长哈利法,就双边关系和地区局势深入交换意见。

中国政府朝鲜半岛事务特别代表:刘晓明 

中国政府朝鲜半岛事务特别代表于2010年2月设立。自2010年2月至2019年5月,武大伟和孔铉佑先后担任此职。现任特别代表为刘晓明,自2021年4月起担任此职。

据外交部此前介绍,刘晓明熟悉朝鲜半岛事务,曾先后担任驻埃及大使、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驻朝鲜大使、驻英国大使等职。刘晓明特别代表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外交部协调处理半岛事务,同有关各方保持沟通合作,为推动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发挥建设性作用。

类似负责处理特定问题的特使还有中国政府叙利亚问题特使外交部阿富汗事务特使中国政府达尔富尔问题特别代表等,都是聚焦存在严重冲突或对峙的局势紧张地区。

其中,中国政府叙利亚问题特使于2016年首次设立,由原中国驻伊朗大使解晓岩担任,致力于帮助解决叙利亚危机。解晓岩任期至2021年10月结束。

现任中国外交部阿富汗特使岳晓勇于2024年11月访问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在访问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期间,岳晓勇分别会见两国外交部主管官员,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访问阿富汗期间,岳晓勇同阿富汗临时政府高官就中阿关系和各领域务实合作等深入交流。

负责某一地缘区域

第二类特使是负责某一地缘区域,例如卢沙野大使履新担任的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主要负责协助协调处理涉欧事务,促进中欧关系发展。

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卢沙野

2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证实,中国政府已经任命原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接替吴红波大使,担任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郭嘉昆介绍,卢沙野特别代表将根据中国政府的指示和需要,协助同欧方开展沟通协调,促进对话合作,为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9年11月,为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加强各领域交流和务实互利合作,中国政府决定设立欧洲事务特别代表,并任命吴红波大使担任首任特别代表。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的主要职责为加强中国对欧盟国家工作,密切中国与欧盟国家和地区组织的联系,促进中欧关系发展。

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

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于2019年设立,主要职责为加强中国对东欧和中亚工作,密切中国与东欧和中亚国家和地区组织的联系,促进双方关系发展,推动该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合作。自2019年至今,由李辉担任此职。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李辉已就乌克兰危机展开四轮穿梭外交。在第四轮穿梭外交中,李辉先后访问了巴西、南非和印度尼西亚,同“全球南方”重要成员就当前局势及和谈进程进一步交换意见,探讨推动局势降温。李辉强调,乌克兰局势趋于复杂,但越是在困难时期越不能放弃和平的希望,中方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坚持劝和促谈,为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外交部亚洲事务特使:邓锡军

2013年,中国政府任命王英凡为首任外交部亚洲事务特使,主要参与处理中缅有关事务。现任外交部亚洲事务特使为邓锡军,目前主要职责是斡旋调停缅北局势。公开信息显示,邓锡军于2022年11月卸任中国驻东盟大使,之后接替孙国祥出任外交部亚洲事务特使。同年12月,上任伊始,邓锡军便在中国云南会见了缅甸七支少数民族武装组织代表。

除上述提及特使,此类职务还有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中国政府拉美事务特别代表中国政府太平洋岛国事务特使中国加勒比事务特使外交部非洲之角事务特使外交部北极事务特别代表等。

其中,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于2007年5月首次设立,现任特别代表为刘豫锡。

2022年2月,前中国驻巴布亚新几内亚大使薛冰被任命为外交部非洲之角事务特使。薛冰曾表示,主要工作职责是同地区国家对接协商,推动落实“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实现地区和平稳定和安全发展。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全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在气变问题、人权事务、国际多边合作等领域均设有特使。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

2021年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消息,经中央批准,解振华担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这也是“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这个职务首次出现在公开报道中。

2024年1月,外交部前副部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刘振民接替解振华,出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据外交部介绍,刘振民特使曾多次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和主要成员参加气候变化多边谈判,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期间主管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主持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相关工作。

气候特使的设立体现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致力于与国际各方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共同构建公平合理的气候治理体系。气变问题也已经成为中美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

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齐大海

2007年9月设立,主要职责为负责组织和参与有关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自2007年至2022年,于庆泰、黄惠康、李燕端、高风、苟海波、孙劲先后担任此职。现任代表为齐大海。

外交部人权事务特别代表:杨晓坤

于2003年设立,主要职责为与他国代表进行人权事务磋商,就人权理念、实践及多边合作进行交流,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国际场合阐明中方立场,推动中国与其他国家及地区的人权领域务实合作,促进国际人权治理。自2003年至2023年,沈永祥、祁小夏、刘华、李笑梅先后担任此职。现任代表为杨晓坤。

 

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生活安排日历,本文标题:《涨知识|肩负中国穿梭外交重任的“特使”和“特代”们》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